針對上禮拜的影片所引起的討論,我把我寫在影片留言區的回覆也寫在這裡:
影片中所謂「外國人」指的是「日文學習者」,尤其是日文講得還不流利、日常對話中有些文法和字詞都還不能順暢使用的學習者。
在普通的日文口說還沒有完全通順的狀況下,去使用影片中這五個太口語的日文,會形成一個不平衡的感覺,甚至有可能會造成聽話者的理解困難。
另外,影片中的めちゃ、じゃん等用法,在日文中雖然不像「っす」等用法給人明顯不好的印象,但也都是屬於比較輕浮的字。很多人認為這些字只要不在職場上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個想法沒有錯,不過我還是建議日文學習者練習盡量不使用這些字。
1)觀察普遍日本年輕人,他們在一個一小時的對話裡可能只會使用一兩次這樣的字,而且會和其他字詞做代換。但日文學習者在字彙量還不夠的時候,只要記得了一個字,往往就會有「大量使用」的狀況。めちゃ跟じゃん這些字偶爾用不會引人反感,但如果每兩句話就用一次,感覺很沒氣質。
2)不使用這些口語日文,不代表講話就會有距離。
我這次列的這五個用法,很多日本朋友即使是跟親近的朋友講話也很少使用。めちゃ可以換成すごく、非常に,じゃん可以換成じゃない、でしょ,這些字講出來的距離感都是一樣的。めちゃ跟じゃん講出來比較輕浮,打個比方很像小玉跟小丸子,像小玉那樣有氣質的角色講めちゃ跟じゃん感覺很違和,但小丸子那樣大喇喇的個性就比較適合使用這些字。大家可以自己決定要當小玉還是小丸子,我拍這支影片的用意是不希望有人明明是小玉卻不小心用了小丸子的口氣在講話,僅此而已。
有一位觀眾留言曾經聽到日本女生講「為啥」而感到很違和,我覺得跟我想講的事情很貼切,提供大家參考。